查看原文
其他

明年计划启动18个项目,总投资额近69亿元!海曙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加码推进

海曙发布 2019-05-06


日前,海曙区新一批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通过了审议,共有18个村(项目)列入建设清单。据悉,这18个村(项目)将从明年起,根据不同的建改模式和进度,先后完成新农村美丽蝶变,为海曙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添上一个美丽注脚。


这18个村(项目)涉及集士港、高桥、古林、洞桥、鄞江、章水、龙观和石碶等镇(乡)街道,总投资额近69亿元,总建设规模超170万平方米,建设住宅面积达120万平方米,涉及拆旧面积92万多平方米。

 

“这也是自行政区划调整以来,海曙在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上实施的最大手笔。”记者从海曙区农办获悉,除了高额投资外,还注重高标建设,海曙已相继出台了《关于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实施意见》等5个政策,通过深化改革、创新举措、强化配套、加强监管,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不全、建设模式单一、要素保障薄弱等窘境,掀起新一轮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热潮。


道路四通八达、民居错落有致、绿化点缀全村、设施配套齐全……这是记者前不久在鄞江镇清源村看到的可喜景象。“去年上半年,有100多户村民住进了新居。今年下半年还有七八十套村居拆旧建新工程启动施工。”在新村高高的马头墙下,不少村民都直言新村建设是项好政策,让大伙都住上了气派、安全的新房子,还解决了大龄青年的“婚房”难题,幸福指数跟着新村一起节节高。据介绍,清源村新村建设仅公共设施项目就投入了2000余万元,昔日“脏乱差”的落后小村庄,如今已成为园林式的新农村。此外,清源村和李家坑村、李岙村等还成了海曙新村建设的典型,吸引了不少兄弟村前来取经。

▲鄞江镇清源村,如今成为园林式的新农村。


随着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由点到面地推开,海曙也摸索到一套“合身模式”,即根据群众意愿、地理位置、基础条件、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等因素,对各村进行科学分类,按不同类型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改造模式。“主要有全村拆建,整体改建,联户联建以及农户自建等几种方式。”海曙区农办有关负责人说,新村建设不能“千村一面”,有的村庄按照城市标准进行开发建设,有的则打造田园村庄而留住“乡愁”记忆,尤其是历史文化名村、古村落等极具特色的村庄,在改造时,将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,充分体现当地民俗文化和历史积淀,做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重。



由于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涉及面广、工程量大、投入资金多。海曙区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,为建设送上“源头活水”。记者了解到,海曙区今年与鄞州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,成立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专项风险基金。由区政府投入一亿资金,作为风险补偿基金,金融机构按政府出资额的30倍,定向安排新村建设项目授信额度,担保可以采用担保主体或信用担保,贷款利率根据担保情况适当调整。这一条“农民自主、党政扶持、市场运作”的新路子,有效破解新村建设的融资难题。同时,为解决新村建设项目审批难问题,区农办联合审管办,开展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审批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;清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收费项目清单,解决收费多的问题,降低农民建房成本,减轻农民负担,经测算每平方米可降低成本约200元;对历年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作进一步梳理,完善“一村一档”制度。


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11月底,全区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累计建设规模达934.9万平方米,主体结顶839万平方米,拆除旧房436.7万平方米,投入资金123亿元,惠及农户3.5万余户近9万人。



记者:张立 通讯员:叶仁达

微信责编:邬盈蓓


更多关注


快来看,光明日报点赞海曙民企里的“红色教员”!

跨越千里道声“谢谢”,只因海曙老师这一善举!

劳模工匠怎么来,“三位一体”来培养!



扫码查看更多新闻↓↓↓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